当前位置:首页 发挥作用
我市召开“朝·夕缘”结对助才成长工作推进会
时间:2023-12-28  字号:[ ]

12月26日,由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市委老干部局、市妇联联合主办的“朝·夕缘”结对助才成长工作推进会召开,总结三年来“朝·夕缘”活动的经验成效,开启新一阶段的结对助才之旅。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茂萱,市政协原主席陈从亮等结对地市职老领导代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离退休干部工委书记、人才办主任、一级调研员姜洪洋出席会议。市委离退休干部工委副书记、三级调研员干国宇主持会议。结对市直市管退休干部代表、客籍青年人才及结对人员所在单位分管领导,市妇联分管领导,各县区委老干部局局长、县区结对人员代表,各县区妇联分管同志等150余人参加会议。

推进会在《烽火淮安》大型电视纪录片的激昂音乐声中正式拉开序幕。由市委老干部局拍摄的《烽火淮安》和淮安最新城市宣传片带领现场所有人,特别是客籍青年人才,一同走进淮安,追忆烽火中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先烈,亲历今日淮安的蓬勃发展,共期淮安的美好明天。

周茂萱为结对的5名老领导颁发“朝·夕缘”结对助才成长纪念水晶杯,为新结对的6名地市职老领导代表颁发聘书,姜洪洋为新结对的8名市管退休干部代表颁发聘书。5名老领导与结业客籍青年人才代表上台互送祝福。一幅幅“寿”字,一本本成长书籍,是结对老领导和青年人才对彼此未来最美好的祝愿。

姜洪洋在致辞中指出,“朝·夕缘”活动品牌推出以来,得到了广大老同志和青年才俊们的广泛关注,截至目前,全市已有780余名老干部、老专家与1000余名青年人才结对,组织开展特色活动100余次,老领导、老同志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和作用,实现了在经验上“传”、工作上“帮”、作风上“带”的良好局面,加深了青年人才对淮安的情感认同。同时,老同志在青年人的陪伴下,晚年生活多姿多彩,新老同志之间的缘分不断加深,朝霞与夕阳在同辉中相互融合。结对期间,在老同志的悉心帮助下,结对青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的实践能力快速提高,成了领域里的“顶梁柱”;有的潜心打磨专业技术,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了重要文章;有的扎根基层一线,研发出高质量农产品,带领周围群众共同致富...这些鲜活的实例充分印证了“朝·夕缘”结对助才成长项目的成效和积极影响。

姜洪洋强调,老干部和青年人才都是社会宝贵的财富,“朝·夕缘”巧妙的将二者相结合,是人才工作与老干部工作的创新之举,是多领域交叉融合的生动实践。要把此次推进会作为新的起点,在拓展结对范围、丰富活动形式上久久为功,争取让更多优秀的青年才俊们与老领导、老党员、老专家、老模范、老先进“牵手”成功,让“朝阳”在“夕阳”的指引下徐徐上升,绽放光芒,让“夕阳”在“朝阳”的感染下更加绚丽、更加璀璨!希望各县区委老干部局、县区妇联、市直部门共同助力“朝·夕”结对,让青年人才得到礼遇的厚重温暖,让老同志们也能感受到晚辈们的热心关怀,拥有一个安详的晚年!

在推进会交流发言环节,陈从亮表示:“组织开展‘朝·夕缘’结对助才成长活动,是一次爱才、惜才、留才、育才的重要实践,也为退下来的老同志提供了继续发挥余热的平台。”结对市直市管退休干部代表、市委政法委原副书记、综治办原主任朱锦表示:“要扎实开展共建活动,做好‘传帮带’,引领‘新兵’变‘精兵’,架起‘连心桥’,实现‘路人’变‘亲人’,打好‘组合拳’,推动‘常态’变‘长效’。”结业青年人才代表、市科协王振飞说道:“淮安创新搭建‘朝·夕缘’平台,让我们在‘第二故乡’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通过近距离、面对面地接受‘一对一’‘点对点’的指导,帮助我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难题,让我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成长和进步。”

朝霞蓬勃、夕阳温暖,共同勾勒出一幅“朝夕交相、无限美好”的动人画卷。“朝·夕缘”项目,是我市老干部工作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我市老干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坚持以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为重点,持续推进“标准+示范”建设,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得到有形有效覆盖;注重老干部志愿服务特色团队、老党员工作室、银发人才库“三大平台”建设,为老同志更好发挥作用提供广阔平台;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服务保障工作,及时将党委政府的关心关爱传递到老同志心坎上,在“三有一落实”、适老化改造等方面精益求精,为老同志提供最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