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光辉人生》淮安区第二卷
P. 111

冯珊桂 男,汉族,淮安市涟水县人,1932 年 3 月出生,
                                            1949 年 5 月自愿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任文化教员。1954

                                            年 9 月在江苏省干部速成中学读书,4 年后毕业。1958 年 9 月
                                            被江苏师范学院录取,在历史系学习 4 年,享受调干生待遇。

                                            完成学业后被分配到盐城大丰县中学任教师,1963 年 9 月调到
                                            淮安中学任教,后到现楚州区宋集中学任教。

                                                  1983 年 12 月离休。




                                                          难忘的筹军粮




                     1949 年 5 月,我经高沟人陈也延(音)同志的指引,参加解放军,走上了革命道路。

                那时,我的家乡来了一位高个子的军人,他就是县大队的陈也延(音)同志。他是为地委
                文艺学校招生的。我当即报名参加。我被安排在淮阴军分区文训队(当时有文训队、文化

                队和军事队)。我们在一起学文化、军事知识。此后,我在涟水县大队任文化教员。
                     1950 年的一天晚上,我才 18 岁。连指导员找到我,告诉我军队没有粮草要求我连夜

                找粮。当时,我们已经建立政权,百废待举,一个营的军队除我们通信员、文化教员等几
                个人外都分散出去工作,人人都很忙。于是,指导员抓了我这个“闲人”的差。初建政权

                社会上很乱,我腰里带了把驳壳枪,手里也握一把,打开“机头”,急匆匆地向乡村赶。
                到了下半夜,荒郊野地,到处是芦苇荡,杂草丛生,风吹来,远处阵阵波浪声——哗哗。

                12 月份的天气已经转冷,而我却满头大汗。月亮照在盐碱地上白茫茫一片。我找了四五
                个庄子都空无一人,真是疲劳不堪。

                     眼看天快亮了,我的心里急啊。我跌跌撞撞向前走,最后,在盐滩乡找到一位乡长。
                在他的帮助下,到农户家中筹公粮公草。我们筹到了粮食

                用十几辆独轮车连夜运送。天亮时我们刚好到县大队,顺
                利地完成了任务。

                     现在,回忆起往事有种甜甜的感觉,因为我尽一个平
                凡人做了一件平常事。革命的大厦有我献出的砖瓦,共产

                主义大树有我浇灌的汗水。(作者:冯珊桂)






                                                                      107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