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光辉人生》淮安区第二卷
P. 123
董桂攀 男,汉族,淮安市楚州区人,1918 年 12 月出
生,1949 年 7 月参加工作。1949 年任郝渠区马厂中心小学校长。
1950 年至 1974 年在钦工中学任教师。1974 年至 1979 年在席桥
中学任教师。
1979 年 9 月退休,1982 年 8 月改离休。
我的教师情怀
我是一个离退的老教师,现在儿孙满堂,生活愉快,心情舒畅。在垂暮之年,享受着
离休待遇,处处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生活无忧无虑,而且普遍受到人们的尊敬。
在欢度余年的同时,不禁回忆自己这个旧社会过来的“穷教师”和在旧社会里的艰苦
生活。对比在新生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师地位和待遇的提高,再次激发了自己作为
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热爱和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关心。我现在永远都不会忘记那段教师
生活,它是我战胜困难的动力。
小时候,我的家境比较贫寒,没有房屋,没有家什,只有维持生活的一点田地。早年,
受教过书的姑父谷才洲影响,从小就想做一名教书先生,帮助贫苦农民子弟识上字,只有
这样才能改变现有的生活状态。为了以后能做一名教师,我跟着姑父认真学习,没有一点
松懈,一天不吃不喝没关系,但是一天不学习就是不行的。1949 年 7 月经邵光介绍参加
教育工作,终于实现了儿时的梦想。当时的工作条件很艰苦,没有固定教室,经常换地方,
即使这样也不能影响我的教学热情。工作期间,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看到自己的学
生有了成就,更加坚定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工作上多次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与表
扬,1954 年曾被评为模范教师。
现在,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教师职业逐渐成为受人尊敬,令人羡慕的职业。作为
教师只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干好工作,就不会有失业的危机。工资待遇稳定、生病有
医保、住房有补贴,基本上享受国家公务员的待遇。每当我和一些年老的同行们谈到这些
新旧对比,无不激起我们离退休教师的欣慰之情,无不激起我们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也无不激起我们对党的教育事业和青少年教育贡献余力的热情。(作者:董桂攀)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