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1 - 《光辉人生》淮安区第二卷
P. 131
傅登煦 男,汉族, 淮安市楚州区人,1925 年 5 月出生,
1949 年 9 月参加工作,肃反期间,在县五人小组领导下查阅档
案,负责内查外调,整风反右时,在做教育工作期间,历任教
师、教务主任、校长等职。
1982 年 8 月离休。
劝学记
20 世纪 50 年代,我任教于流均乡二桥村。流均乃淮安、扬州、盐城三市交界之处,
水网密布,当时交通闭塞。二桥村更是无陆路进出,家家有小木船,出门必用之。有人终
身没出过村,不知道外面世界如何,城市犹如神话中的仙境般的遥远。二桥小学成立,我
为该校老师兼“校长”。教室以芦篱笆为墙,草为顶。初到时候,报名学生有三、四人。
“时村人不以读书为意,读书,达官贵人之事,岂是我们所盼者!”我挨家动员,将到
一刘姓人家时,邻人都说,如果你说动刘家小孩上学,我们就服你!我请邻居陪伴拜访。
进入刘家,刘家女主人竟先发话,容不得先生开口:是新来的先生吧?大驾光临我们不敢
当。只是不要劝我们家孩子读书,不然我不欢迎的。我们家祖祖辈辈没有读书的,都活过
来了。孩子 6 岁就帮我们做芦席、编蒲包赚钱了,你来做什么,哄我们孩子读书,不赚钱
还要花钱。就是读过书了,又轮不到我们家孩子做官……好半晌,女主人大概说累了才轮
到先生开口: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吧?我看到孩子如此幼小就要辛劳,为你们赚钱真有点
不忍心。看你们二位,才 40 岁腰都弯了,就是累的呀。你们希望子孙后代都像你们这样
从小就为了赚钱而劳累吗?读书不仅仅为了做官,以后我们流均也要有工厂,二桥也要通
公路、买机器。国家派我们来教学不要你们钱,就是为了有这一天。你们孩子只花几角钱
买书就可以上学,这样的好事哪里找?国家替你们孩子着想,你们不替自己孩子想想
吗……经过艰难交涉,刘家拍胸将两个孩子都送入学校。邻人纷纷效仿。
深秋,冷风从芦苇篱笆穿过,横扫教室。我带领学生用稻壳拌泥,赤脚踩之,抹上篱
笆以遮寒风。次年,屋顶草腐漏雨,亲自动手用草和泥修理屋面。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