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2 - 《光辉人生》淮安区第二卷
P. 142
卢士英 男,汉族,淮安市楚州区人,1927 年 11 月生,
1940 年 6 月参加工作,1965 年入党。1943 年在新四军苏北卫
校上学一年;1944 年参加解放淮安、淮阴、涟水战役,后随黄
三师(黄克诚部)赴东北,两次参加四平战役;1948 年参加解
放锦州攻坚战,后相继参加辽沈、平津战役;1948 年大军南下
渡江后任 395 团卫生队军医并在广州警备司令部工作;1950 年
由师调到中南军区医院学习之后到军文化速成中学(后因改编
到海军速成中学)上学三年,毕业后进入海军军医医训学校学
习三年,分配到东海舰队工程部工作,先后被授上尉、大尉军
衔;1958 年和 1960 年先后被调到海军 423 医院和海军广州高干疗养院工作;1978 年转业,
在淮安县人民医院工作,任医疗股副股长。
1983 年 12 月离休,离休后享受厅局级医疗乘车待遇。
我参加的几次战役
我于 1940 年 6 月参加江苏淮安县独立团,当时我 14 岁,周围所
有县城都被鬼子占领着。当时百姓很苦很苦,没有吃没有穿,住的都是
土坯房子。我虽参军了,可人小,记得三八式枪还比我高二寸,拿不了
枪也不能到一线打仗,就分配我去当勤务员,以后又叫我学卫生员,1944
年党送我到三师卫生学校上学一年,1945 年 8 月参加了解放被鬼子占
领的淮安县城战斗。淮安解放第三天我就随部队北上,因我小,一路上
都是指导员拉着我行军到了山东,路上仍有没有投降的鬼子找麻烦。大概在十一月前后部
队到了河北,我们团已改编为三师警卫二团。路上没有休息过,接着向山海关前进,可没
有走多远,前线令山海关不能通过了,我三师七旅和敌人拼刺刀。部队立即改道冷口出关,
我们就到了义县、阜新一直向北直到辽宁、黑龙江。46 年毛主席下令土地改革建立根据
地,将人民动员起来参加军队保卫家乡。国民党当时有美国给的飞机、大炮、坦克,而我
们只有步枪和轮机枪,而且弹药紧缺,而我们只靠两只脚跑路打仗,真不能与国民党军队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