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光辉人生》淮安区第三卷
P. 111

闵海玉 男,汉族,淮安市楚州区人,1927 年 7 月出生,
                                            1948 年 9 月参加工作,1948 年 7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 年

                                            10 月任淮宝县盐南区东吴乡党支部书记;1948 年 10 月至 1949
                                            年 4 月任淮海战役支前运粮队指导员;1949 年 4 月任淮宝县盐

                                            南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1956 年 10 月任淮安县林集区组织委
                                            员;1958 年 5 月任淮安县范集公社副书记;1971 年 5 月任南闸

                                            公社革委会副主任;1979 年任淮安县饮服公司支部副书记。
                                                 1987 年 4 月离休,享受县处级政治生活待遇。




                                                    讨饭送军粮





                     1948 年冬,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阔土地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的淮海战役鏖战正

                酣。淮海战役打响后,淮宝县盐南区东吴乡立即组织了 120 多人的支前运粮队,我任指导
                员。接到任务后,从全乡筹集了 7000 多斤大米,在一个无星无月的晚上,我告别老母、
                妻子和运粮队员每人肩挑 60 斤大米,带上几块熟高梁饼上路了。我们支前的目的地是淮

                海战役河南省永城县战场。

                     支前是件相当危险的事,白天国民党军队的飞机不断地狂轰滥炸,极力阻止人民群众
                为解放军送粮送衣。我们只能边躲边行,走走停停,晚上才能挑起米担急匆匆地赶路。路
                上不能生火做饭,不能抽烟,怕暴露目标,一旦引来了敌机,损失就惨重了。就这样,还

                是经常能目睹到民工被炸死炸伤的惨状。几天之后,支前运粮队自带的干粮吃完了,队员

                们又饥又饿。有人提出从军粮中弄点大米到村上换点吃的,被我坚决制止了:“不行,这
                是军粮,队伍在前方打仗,正等着用呢,我们一粒也不能动。”大家认为我说得在理,都
                表示说:“我们就是要饭,也要把军粮送到自己的队伍上”。讨饭也不是容易的事,像我们

                这种年龄的人讨饭,十家就有八家不肯给,有的不仅不给饭,还会加上一句难听的话:“身

                强力壮的人要饭,也不嫌丢人”?我们听在耳里,苦在心里。120 多人轮流着到村上讨饭,
                讨来干饼大家一起吃,讨来稀饭大家一起喝。途中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实在无法计
                算。就这样我们挑着米担,鼓足了信心,辗转数百里,向着目的地奔赶,终于把军粮送到

                了河南省永城县城附近的人民解放军某部驻地。(作者:闵海玉)






                                                                      107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