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2 - 《光辉人生》淮安区第三卷
P. 122
杨国仁 男,汉族,淮安市楚州区人,1926 年 1 月出生,
1946 年 10 月参加革命工作,1946 年 8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
年在阜宁总队四连当战士;1947 年任苏北军区特务团警卫连任
副班长;1949 年任团部周相连参谋长警卫员;1949 年任苏南军
区特务团警卫员;1951 年任公安总队一连班长;1953 年任苏南
边防局一连副排长;1954 年任华东公安十五师四四团警卫连副
排长;1955 年转业到淮安县任公安局南门派出所民警;1961
年任河下派出所民警,后调到城郊公社任公安特派员;1965 年
先后任涟水、淮阴县吴集、泗洪县社教队队长;1966 年任淮安
县看守所所长;1969 年 3 月在县五七干校劳动,当年 8 月份下放城郊公社城郊大队劳动;
1973 年任淮城镇城建助理。
1987 年离休。
回忆我的革命工作与学习生活
我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因姨娘家的一些土地和家产需要人干活,我就来到姨娘家做
伙计,耕地、赶车、做杂活,一天到晚不得闲,就这样一天三顿还是吃不饱。1946 年 2
月,我刚满 20 岁就离开了姨娘家,参加了当时共产党新四军领导的淮安县双井乡联防队,
并于同年 10 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又调到阜宁总队当战
士。1947 年又被调到苏北军区特务团警卫连任副班长,从此,跟
随部队南征北战。
我参军以后,正赶上国民党军队对我苏北解放区实行重点进
攻,当时主力部队已奉命北撤,形势十分紧张。我们地方部队潜
入乡村与敌人周旋,积极配合主力部队进行战略转移和大反攻。
1947 年秋的一天,我们驻防在离阜宁县城东边 20 多里的一个小
村庄,正在吃早饭,忽然,哨兵报告,说有一个团的敌人正向我
们这里扑来,而我们只有一个连,情况十分危急。面对数倍于我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