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7 - 《光辉人生》淮安区第三卷
P. 157
肿。据说,在其它工地上,还有人当天一次吃完 18 斤猪肉。“当
时是因为劳动强度大,吃不饱,都要多吃些。”(作者:戴正高)
史荣兰 女,汉族,淮安市楚州区人,1922 年 8 月生,
1949 年 4 月参加工作,1945 年 3 月入党。历任乡洋鼓队队长、
村妇联主任、乡妇联主任、嘉树区区妇联主任、淮安县盐南区
妇联主任、涟水县南集公社妇联主任。1944 年,她参加了乡洋
鼓队,并任队长;1945 年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村妇联
主任 6 个月,参加本地的游击队;在同年下半年担任乡妇联主
任。1946 年,参加乡支委会,当时由于敌人扫荡,随着联防队向东撤退到盐城乡下。直
到 1947 年 6 月份,随联防队返乡,继续工作。1949 年 4 月,由乡调至嘉树区任区妇联主
任,正式脱离生产。1952 年调到淮安县盐南区任区妇联主任。1956 年,调到淮安县合作
部,县委合作化队伍工作。后调任涟水县南集公社任妇联主任,直至退休,此后在淮安市
组织部办理离休。
在 1948 年一次博里镇史荡村的敌人扫荡中,因有多位联防队员没有逃离敌人簸箕式
包围,后被活埋。她自己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所幸没有被捉,活了下来。
离休献余热。离休后,史荣兰主动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积极为广大妇女、儿童争
取应有的权利。为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谏言献策,尽心尽力,奉献余热。
1982 年 8 月离休,享受县处级政治生活待遇。
围剿大脱身
1948 年我作为一名游击队员和妇联主任经常和其他游击队员一
道出生入死与敌人进行迂回作战。在 1948 年深秋的一个夜晚,我们
游击队正在现今的博里镇史荡村进行休整,并制定下步克敌战略。
由于消息的走漏,敌人组织了近 100 人对我们所住的地点进行围剿。
因敌人来势凶猛,而且速度极快,我们当时在一起开会的 13 名游击
队主要成员没能及时撤退转移。面对敌人的围剿,我们 13 人一起便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