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光辉人生》淮阴区第一卷
P. 82

崔长驹,男,淮阴县丁集公社新堆大队人,1925 年 2 月
                                                               出生,1949 年 6 月参加工作,1982 年 9 月

                                        离休。历任本乡乡干部、区武工队打游击队员、乡助理员兼副乡
                                        长、淮阴县农税科科员、城南区公所财粮股长、淮阴县工商科任

                                        会计股长、北吴集公社财务股长、治淮团部后勤工作等。












                                             血肉筑起的水上长城




                     毛主席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1956 年 2 月,组织上把我从城南区公所调至县商业局工作。虽然关系在商业局,但

               大部分时间仍奉调在水利部门工作。记得当年讯期到来时,县委倪书记分配我到双沟区新
               集乡做防汛工作。该乡除同兴大围内 400 余户 1 万余亩土地未被淹外,其余均漫入在水里,

               平均水深 1 丈左右。领导交待我两点:一是动员群众搬家,确保上水群众的安全;二是确
               保十余里长的同兴大围不被风浪打破,保证 1 万余亩的农作物生长和 400 余户群众不倾家

               荡产。当时我与新集乡干部住在船上,虽然天气炎热,大家还是克服困难,不畏艰难,一
               天到晚忙于动员干群搬家和组织民工保护同兴大围。

                     有一天下午,忽然起了大风,风浪不断打着围顶,情况十分危险,这样很可能把大
               围冲毁,不仅下游的农田要被毁,还严重危及近 2000 个群众的生命安全。当时防汛器材

               短缺,我们十分着急,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这时周
               围的群众说:“只有用人的身体来缓冲风浪对大围的打

               击,才能保住大围。”说时迟,那时快,没有任何人组
               织,周围的群众纷纷自发地跳下水,转眼间水中形成了

               一道挡住大围的人墙。这人群中有男人,有妇女,还有
               六十多岁的老年人,大家用身体代替防汛器材,用血肉

               筑起的水上长城,用歌声鼓舞大家的士气。两个多小时
               过去了,风小了,浪也小了,大围保住了。但大家的身





                                                                    79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