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4 - 《光辉人生》淮阴区第二卷
P. 124

七月中旬,进入施工阶段,历时二十八天,以压力灌(调压 3kg)潜水泵作为简易泵房供
               水设备,当天试供水成功,渔沟部分机关、学校、医院、居民和镇周边居民成为第一批

               供水受益者,后来逐渐加大压力,供水至很远的乡政府水塔。
                   在取得试点成功之后,我们趁热打铁,在县财政用于农村改水的补助到位的情况下,

               陆续在南陈集、三树、徐溜、大兴和码头等乡镇建起简易水厂,使全县几十万人民喝到
               清洁干净的自来水,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回顾淮阴农村供水发展过程,我个人觉得,自己做成了一件功在久远的实事,其影
               响四个方面:

                   第一是降低农村群众的发病率。随着经济发展,简易自来水厂建设逐步增多,集中
               供水范围不断扩大,受益人口增长较快。从而降底了农村人口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增

               强人民体质。
                   第二是形成了农村饮水安全建设配套工程。在农村简易自来水建设中,爱卫办支持

               南陈集乡筹办改水配件厂,解决了全市农村简易自来水厂的配件供应,加快我市农村简
               易水厂的建设和发展。

                   第三是放心的自来水厂,覆盖面不断扩大,经二十年的努力,农村简易自来水厂,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联村办),至 2004 年底,全区已建成简易自来水厂,供水点,一
                                                                            3
                                                  3
               百五十八座。设计供水量 36830m ,实际日供水量 25060 m 。受益人口 50.2 万人,占农
               村总人口 75%。

                   第四是打造出一支供水管理队伍。一般情况水厂建成后,均有所在地行政村安排人
               员统一收费等管理,组织培训。我在爱委会工作期间,对这些同志进行了业务培训,提

               高他们技术水平,并帮助管理单位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收费标准,让广大农民能喝到健康水,又不止于为水费而犯愁。经过多年的教育培训,

               全县供水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服务精神亦很高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
                                                                            (作者:宋大华)



















                                                                   121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