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5 - 《光辉人生》淮阴区第二卷
P. 155

王漳,淮阴县西宋集,男,1930 年 2 月出生,1948 年 9
                                          月参加工作,1956 年 6 月入党。1990 年 3 月离休。历任宋集

                                          区小学教员、淮阴师范学习、清江市机关学校教导主任、淮阴
                                          市文教局办事员、副股长、淮阴市文化局股长、淮阴县整党工

                                          作队队员、淮阴县文工团办事员、淮阴县生产办公室政工组办
                                          事员、淮阴县文化馆馆长、淮阴县卫生局股长、副局长。1959

                                          年在淮阴市文教局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五十年代              我曾当过村官




                   我叫王漳,1930 年 2 月出生于淮阴县西宋集乡一个贫穷农民家庭。我青少年时代是

               在饥寒交迫中度过的,1948 年夏季,家乡来了共产党建立了民主政权,在我哥哥的关心
               培养下把我领上革命道路。在这漫长岁月,最让我难忘的当大队书记的一年。 1959 年县

               委为了加强基层力量,从机关事业单位选调一批政治可靠,水平较高,有培养前途的青
               年干部到大队当书记,我被组织部看上了,派到宋集乡蒋渡村任党支部书记。

                   这个大队原来的书记因生病无法正常工作,重新排一个支书也有困难,因为这个大
               队有几大姓,加上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在我未到之前,外调进 6 名

               大队干部,从年龄和农村工作经验,我都有不及之处,可在这家族矛盾和帮派矛盾加上
               地方错综复杂的矛盾面前,他们纷纷打了退堂鼓,我虽是本大队人,可多年不在家,对

               情况仅了解皮毛。很多同志劝我别回本大队,我的一些长辈也告诫我,不要没牢找锅堂
               蹲,听到这些善言相劝,我也曾犹豫过,彷徨过,可想到公社党委书记信任的面孔,我

               决定回本大队,哪怕我干不好,也找出没干好的原因,为继任者做好铺路石。我通过漫
               谈走访,实地观察,结合乡里介绍和先来同志的情况介绍,认为首先以身作则带好一班

               人,开展广泛教育,才能提高干群信心,能看到困难是暂时的,只要大家齐心干好工作,
               种好地,生活就会像早上太阳逐渐上升。我自己暗下决心,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尊重

               人,平等待人,关心人,遇事以理服人,团结一致,搞好工作,把这作为镜子,经常照
               照自己。通过一段时间工作,全大队工作、生产和生活,有新气象,广大干群看到黎明




                                                                   152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