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光辉人生》淮阴区第二卷
P. 71

臧全堂,沭阳县人,1922 年 12 月出生,1946 年 9 月参
                                          加工作,1947 年 2 月入党, 1983 年 12 月离休。历任二师五

                                          旅十三团战士、副班长、二十五军七十四师班长、七十四师二
                                          十团副排长、排长、副连长、连长、七十四师二十团参谋长、

                                          营长、副参谋长、七十四师管理科长、淮阴地区遣送站站长、
                                          淮阴地区和平农场政治委员、淮阴县八十二烈士陵园管理处副

                                          主任。1953 年抗美援朝期间受过朝鲜三级军功章一枚。







                                              战争时的人民生活




                   早晨 9 点钟,我敲开了革命老前辈臧老先生的家门,老先生热情地迎接了我。老先
               生虽然已经 88 岁高龄,精神状态却格外的好,看上去很精神。臧老先生说小时候家里穷,

               不认识字。1946 年加入新四军,参加过解放战争中极为关键的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1952
               年随同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踏入了抗美援朝的战场。在大大小小的各类战事中,

               臧老先生立下赫赫战功,从普通战士到营长,足以说明他的战斗历程。
                   藏老先生不停的对我说抱歉,说实在是对一些地点和时间不太记得了,不能给我详

               细地讲解。其实这怎么能怪老先生呢?他从四六年到六四年,十八年的过程,从第一天
               参军起,没有一天听不到子弹响,一共打了二十次左右的仗,经常是太阳开始下山,战

               斗就开始,一打就是一夜,最长的战斗打了 18 天 18 夜。这是怎样的一种经历,这是如
               何的一种感受。就像他自己说的:“都想不到自己能活那么久,哪有心思去记时间。”

                   臧老先生回忆起百姓时说:“其实最有功的是人民。”他缓缓的讲了一个故事:“1947
               年,当时是在山东,冬天我们没有棉衣,只发了一些棉花和布。在深夜,当地老大娘带

               着两个女儿,连夜给我们做棉衣。到了第二天早晨,我们一个班战士都精神抖擞的穿着
               新衣服。真正体现了军民一家。”

                   臧老最后说:“还是共产党好!以前的那些大地主都没有现在的生活好!最困难的 3
               年自然灾害,我们人吃的东西,现在连牲口都不吃。现在的日子好多了,想吃什么都有,

               很满足了!”(口述 臧全堂                 朱莉莉 采访整理)






                                                                   68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