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光辉人生》淮阴区第二卷
P. 89

朱文,泗阳县人,男,汉族,1928 年 8 月出生,1946 年
                                          1 月参加工作,1949 年 5 月入党,1989 年 12 月离休,享受副

                                          处级政治生活待遇。历任刘圩新华小学教师、八集区刘集小学
                                          校长、八集区政府区委会文书干事、中共淮阴地委内外收发员、

                                          共青团淮阴地委宣传干事、共青团淮阴地委组织部长、王营区
                                          万山农场支部书记、三树公社副书记、革委会主任、淮阴县生

                                          产工作队主任、淮阴县生产资料公司主任、淮阴县陈集公社党
                                          委书记、革委会主任、淮阴县统计局局长。







                                                    难忘的过去




                   我家住在泗阳王集区,我出生于 1928 年 8 月 16 日。家庭比较贫寒,仅靠父亲教书

               维持日常生活。16 岁那年亦即 1944 年,我考上了淮海中学。学校位于当时的泗阳和沭阳
               交界处。这个学校,是抗日民主政府办的,生活全部是供给制。1945 年,日本鬼子宣布

               投降后,我们学校,又迁到沭阳西关,此后不久,国共两党内战打响。国民党军多次进
               攻我解放区,形势非常紧急,民心慌乱,学校也变得不安定了,学校几千人的思想波动。

               在危急关头,我们学校接到上级指示,动员全校师生全部北撤。我也在积极准备和“大
               部队”一起走,可是因为我的腿长了一个疙瘩,行路非常困难。学校老师就让我留在当地

               休养。后来等到我的伤病好了以后,他们已经北撤到山东了,我也就失去了读书的机会,
               于是就回到了家。

                   回家没多久,王集区知道我从淮海中学回来,就通知我到区政府帮助搞后勤工作。
               还有翁淮礼和王亚东两位领导人。我们组织了有 100 多辆规模的手推车队为部队输送军

               需物资。整个运输过程将近 3 个多月。经过我们不畏严寒,不分昼夜的艰苦行程,同志
               们落得一身大伤小伤,终于顺利到达了目的地—山东胶东地区。从胶东地区回来后,王

               集区政府又分配我到曙光乡搞宣传工作。我积极地接受了组织分配给我的任务,到乡里
               发动群众,组织文艺宣传队共计 50 名队员,昼夜排文艺节目。每天带领队员文艺演出,

               有玩花船、踩高跷和扭秧歌等等,文艺工作搞得轰轰烈烈,效果很好!
                   1946 年,曙光乡又把我调到新华小学做教师。在新华小学一年又调到八集区刘集小




                                                                   86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