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9 - 《光辉人生》洪泽区第二卷
P. 139

赵可俊,男,汉族,洪泽县人,1924 年 3 月出生,1947
                                            年 10 月参加革命工作,1948 年 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初中文

                                            化,历任盱宝区共河乡、长堤乡中队长、乡长、指导员、双
                                            沟区万集乡指导员、共河公社人武部部长、公安助理、洪泽

                                            县黄集宣传队黄集队员、县食品公司门市主任。1982 年 4 月
                                            离休。












                                              苦干实干的老干部




                   赵可俊 同志 1947 年 10 月在共和乡第二村任村长,两月后调共和乡任民兵中队长。

              1948 年 2 月,江淮独立旅和 34 旅大部队要过三河南,收复淮南失地。领导上决定,要在
              观音寺大庙北边,横跨三河搭一条船桥,好让部队渡过三河。搭船桥的任务决定由共和与

              长堤两乡负责,要在两天内完成,这就是命令。河面有二里路宽,部队从洪泽湖、宝应湖
              调来四百多条船,还要在船上铺上四米宽的门板,这么宽的河需要上千付门板,从哪里来?

              他接受任务后,召开七、八、九三个村的群众大会,动员群众献出门板,要求在一天半内
              完成,并明确了每村搭桥任务。共和乡群众积极响应号召,在一天之内送去门板四百对付,

              船桥搭得既宽又牢,提前完成了任务,受到部队首长的赞扬。船桥搭好,部队战士迅速的
              通过三河,投入了围剿敌人的战斗。

                   赵可俊同志一回来就任共和乡乡长,同年四月任指导员,10 月又调进区里当组织干
              事,1950 年 5 月调任长堤乡指导员。这时他又带领全乡民工北上,去扒沂河,那年也是

              一个大水年,群众生活很困难,挑沂河的民工,每天只供应二斤小麦,磨成面粉,就这样,
              也如期完成了导沂任务。

                   1951 年 4 月调塘西乡任乡长,1954 年 12 月又调韦坝乡任指导员。这年又是一个大灾
              年,群众生活更困难,一天只能吃两顿稀粥,干部吃饭也成了问题,只有陪着群众一起熬,

              人家喝两顿稀饭,干部只有陪着喝,想喝三顿也没有,想买东西没有钱,头饿得发昏,肚
              子成天咕咕叫,还要坚持工作。(作者:洪泽县商业局)




                                                                    135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