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光辉人生》洪泽区第二卷
P. 76

这些作业完全是放在膝盖上来完成的。学习条件虽然艰苦些,但能锻炼人的斗志。军事训
              练也两不误,经常在夜里组织紧急集合,睡觉中听到哨音,匆忙爬起来,打好背包背上,

              女同志也要打好裹腿,迅速赶到队伍中集合,随军在夜间跑步前进。
                    1948 年 9 月,在辽沈战役中,四平第四次战斗打得很激烈,前线急需一批卫生员参

              加战地救护,全校立即停课,将这 200 多名学员,男的多数分配到前线任卫生员,行战地
              救护工作;女的分配到野战医院担任护士工作,我任护士班长。

                    1949 年 4 月,为了响应毛主席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东北第四野战军开始南下,
              从天津出发到广州,后勤部队每天最少要步行 60 里路,最多要走 120 里路,途中每个人

              还要背背包,背包内有 6 斤重的棉被、单军衣裤,还有一双单“傻鞋”,背包外再上几斤
              重的米袋子,有时还要爬山越岭。南方是个多雨季节。当部队行进至江西赣江时,此时已

              经下了二天的大暴雨,为了追赶逃窜的国民党部队,不耽误部队前进的速度,由部队与地
              方领导共同组织,把当地的大木船连接起长约 30 米的一座浮桥,便于部队通过。当我们

              野战医院同志来到浮桥边一看,暴雨仍在继续,水深已漫过浮桥,一般身高的男同志过桥
              时,水平面已达腹部,像我们这些身高不到一米六的女同志,几乎能飘到水面上,最后还

              是发扬高度的团结友爱精神,由前面警卫排的两名男同志搀扶一名女同志,分别站在女同
              志的两侧,用手扶着背包绳向水面前方推进。轮到我时,双脚已离开浮桥的硬板船上,飘

              浮到水中,全凭借着两位男同志的拉动到了对岸。
                    当部队行进到湖南省与广东省交界处九连山,这座山的高度我不知道,下这座山就

                                     走了两天半。开始下到一座山时看到下面有农村、炊烟,大家都很
                                     高兴,谁知道走到村寨向下看还是在半山腰中,再往山下走遇到一

                                     段立陡的下山路。记得有一位护士是院长的夫人,解放前她是裹小
                                     脚的,入伍后双脚放开裹脚布,此时她下山就更困难了,她坐在陡

                                     峭的下坡路上,双腿一伸一屈地向下滑行,就这样,反反覆覆下了
                                     两天半山,终于全部人员安全地下了九连山,并继续着遥远的南下

                                     行军。
                    为了减轻部队长期行军的疲劳,特别是行军到上午后 2 个小时或下午后 2 个小时疲

              劳时,我就组织部队行“ 碰球 ”活动,把前进的四路队形分到道路两侧,我走在队伍中
              间指挥,用口喊:“唉,我的一球碰二球”,另一位早已安排好的二球接着喊:“我的二球

              碰三球”,四、五……如果碰到某一队接不上就算输啦,输家可以唱歌或讲故事,这样大
              家兴高采烈地向前走着。军首长还组织了几个宣传小组分散到部对了解当日的好人好事,




                                                                    72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