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5 - 《光辉人生》金湖县第一卷
P. 105
关系不够适应。(4)社员私心太重,自己的地就认真种,集体的地就不用心种。
二、历史上什么时候生产搞的最好。
大家一致认为 1957 年是集体化以后最好的一年,这一年农业大丰收,口粮每人 500
斤,劳动单价 0.8 元,从此以后一年不如一年。
三、怎样才能进一步把农业生产搞好。
有两种主张:一种是主张坚持集体化道路;一种是主张
包产到户。主张坚持集体化道路是大队支书唐金才和大队会
计屠福景,他们是脱产干部。其余人则一致主张包产到户。
社员认为:包产到户定对发展生产有利的,也必然会带
来许多矛盾。但是,两者比较起来,从有利于发展目前生产
力这个前题出发,前者是主要,是决定的因素,后者则是次
要的,是从属性的,是可以解决的。
大家最后还提出来出这样一个要求,要生产能很快搞好,
解决粮食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包产到户。但是,如果政府要
坚持集体生产,要求允许他们划小生产队,范围要求划到十户、八户左右。这样也可以调
八十年代照片
动劳动积极性,增加粮食产量。
调查报告上报扬州地委办,“文革” 中别有用心的人就借题发挥,给我个人扣了多顶
帽子,我受到摧残和迫害。 (作者:管见)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