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光辉人生》市直第一卷
P. 27

时刻都在经受着严重的威胁。当时,我在泗沭县三区任组织科副科长。三区区委为适应工
              作需要,决定将区委干部全部下放到乡里去打游击。根据区委安排,我和区委书记杨肇庭

              负责王荡、花厅、东北三乡的游击斗争工作。到了乡下之后,我们迅速在三乡成立了中心
              党支部,杨肇庭同志任书记,我任副书记,三乡负责人为支部委员。中心支部成立后,我

              们迅速以支部为中心统一部署开展三乡的反伪化、反蚕食、反烧杀抢工作,竭尽全力保卫
              人民生命财产。就这样,斗争一直坚持了整整 2 年,直到 1944 年冬天敌人撤退,以我们

              的全胜而告终。现在回忆起来,这一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
              于我们以下三项举措的成功实施。

                           三乡联防作屏障,打击敌人巩固后方
                   钱集、黄庄、胡集三乡据点共驻有日伪军数千人,经常

              下乡扫荡,强抢百姓牛羊、粮食,严重影响了百姓的生产生
              活。为此,我们决定组织三乡联防,在每个乡组织骨干民兵

              数十人,普通民兵数百人,坚持和敌人斗争,打游击。考虑
              到敌我兵力和武器上的差距,加之我地方武装的战术训练在

              时间及规格上均无法和正规部队相比,在斗争中,我们主动                                       担任泗阳县委书记期间率机
              避敌锋芒,尽量避免与敌正面作战。我们积极的发挥我们地                                       关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左一)

              方武装和民兵人熟、地熟、机动灵活性强的优势,在斗争中

              始终坚持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战术
              打法,天天和敌人迂回搏斗,反伪化,寸土必争,寸土必保。
              短短两年,我们就组织过大小战斗 200 余次,消灭敌人 80 余

              人,使敌人天天不得安宁,整日提心吊胆,据点的日伪军也

              不敢再贸然出动。我后方人民也因此而得以安居乐业,生命
              财产未遭到大的损失。
                               破、拆、打,有力打击敌人

                   破,即破路。为有效遏制敌人的扫荡蚕食,我中心支部                                     担任市政府副专员期间深入
                                                                                科研一线指导工作(左四)
              通过三乡政权,及时组织发动群众把原有的交通道路全部挖
              成了壕沟,并将壕沟做到乡乡通,村村通,庄庄通,形成沟沟相通、相互呼应、相互支撑
              的战略据点,成功阻挡了敌人向根据地进军的步伐。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些壕沟,我三乡

              民兵就能够有效地掩护身体,活动能够进退自如,对于来犯之敌,能给予机动灵活地打击。







                                                                     23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