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光辉人生》市直第一卷
P. 94
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二十三条”)发表。其中就提出,看干部要
一分为二,要区别对待,犯了错误但可以教育的同志和犯轻微四不清错误的要尽快解放出
来。我们给许家屯带去的材料对中央制订政策起
到什么作用,不敢妄加评论,但至少可以说我们
的做法是符合上述精神的。
文化大革命以后,在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期
间,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结合淮阴实际宣传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
组织上决定我兼任地区文化局长以后,积极创建
文训班,培养专业剧团演员接班人,经过三年培 在北京访问原淮海区党委书记金明同志
训,一批青年演员脱颖而出。为了培养尖子演员,
不惜高薪从北京、南京聘请名师。京剧班的江其
虎就是从北京请来名师毕高修与其结对一教一
培养出来的。江其虎不负众望,随京剧团赴香港
演出《小宴》一炮打响,现在是国家京剧院的名
角。单宁到中央戏剧学院进修,被留校,任该院
表演系主任。淮海戏班的魏家宁、熊化冰、吴宁、
许亚玲等已成为省淮海剧团的顶梁柱。我区专业
文艺团体改革起步较早,引起新闻媒体的关注,《新华日报》来记者连续写了 4 篇报道在
新华日报头版发表,省淮海剧团的经验《光明日报》作了长篇介绍。为了繁荣现代戏创作
演出,连续多年举办现代戏创作调演或会演,有一次会演省电视台开来录相车,录了 5
个小戏,在省电视台播出,其中有 2 个小戏被中央电视台选播,有 3 个剧目被文化部评遴
出专辑向全国推荐。淮海戏《儿女情》参加省会演,荣
获戏剧创作演出“百花奖”,市政府召开千人大会祝贺,
有功人员晋级嘉奖。为发挥京剧团荀派艺术传人宋长荣
的优势,积极推动京剧团走出淮阴,赴京、津、沪及
11 个省会城市演出,产生了轰动效应。在中南海演出,
受到中央领导同志接见,受到文化部的奖励。1984 年
亲自率京剧团赴香港演出,演出 8 场,新闻媒体发表
100 多篇新闻报道和评论,轰动港城,波及海外,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派出电影摄制组拍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