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光辉人生》市直第三卷
P. 102

水利工程的勘测、施工、督促检查,由过去步行改为自行车或雇用自行车背行,到公社住
              小旅社或公社干部宿舍。施工工地搭建简易毛竹、芦草工棚。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

              义建设事业的大发展,水利工作条件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有了宽敞舒适的办公楼,
              并装有空调、电话,出差有专车,住宿有宾馆,工作有电脑。做工程有专用汽车,土地搭

              建装配式工棚,有的还装空调,施工是人工加机械化等。有了这样舒适的水利工作条件,
              我感到高兴。

                   工程建设改变了生产生活。淮阴素有洪水走廊之称,
              历史上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大水来遍地水

              汪汪,十年九不收,农业生产以旱谷为主,旱涝不保收,
              低产不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无保障。在毛主席发出“一

              定要把淮河造好”的伟大号召以后,全区广大人民群众大
              搞以根除洪、涝、旱、灾害为主的水利工程建设,经过五、

              六十年大干水利工程,使洪水归槽,涝水能排,旱了能灌,再加上大搞旱改水,逐步把低
              产不保收的农田建成了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解决了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后,在国民

              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水利建设又有了新发展,不仅旱了能灌,而且向节水型灌溉发展,
              洪水来了能调度排,洪水来了能科学调、控、拽。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已过上了富裕生活。

                   我们的生活变富裕了。刚参加革命工作时是供给制工作,生活比较艰苦。生活上除不
              稳定、流动性大外,一般都是粗食淡饭,吃的是玉米窝窝头,偶尔吃一次面条,叫改善生

              活。很少吃鱼肉,夏天防蚊子,用除蚊草熏(因每年一个人只发二尺宽的蚊帐布六尺,六
              个人一年做一顶蚊帐),穿的是用二尺宽的土布、槐树叶染成的军衣,而且每天基本上都

                                                      是起早摸黑的工作,不怕苦不怕累,积极愉快的完
                                                      成各项工作任务。1955 年在水利部南京水利学校毕

                                                      业后,分配到江苏省淮阴地区农田水利工程队工作,
                                                      月工资 57 元,租住不足 10 平方米的房,而且不到

                                                      二年时间搬迁五次。五十年代后期,有一女儿和保
                                                      姆四人,住二十多平方米房子,做饭是烧煤炭炉和

                                                      草锅,晚间照明开始点煤油灯,后改装电灯,所有
              家具在内,不足一辆平车。1960 年调泗洪县水利局工作期间,已有三个儿女,再加岳母

              岳父共七人住三间不足 50 平方米房,工资增至 68 元。在计划经济时期,一切都是发票供
              应。1979 年下半年调回淮阴地区水利局工作。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特别是改




                                                                   97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