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1 - 《光辉人生》市直第三卷
P. 201

周 歧,男,汉族,淮安市人,1917 年 3 月生,1948
                                            年 11 月参加革命工作。1948 年 11 月至 1952 年 8 月,淮安市

                                            板闸小学校长;1952 年 9 月至 1953 年 8 月,淮安(现楚州区)
                                            实验小学校长;1953 年 9 月至 1969 年 8 月,淮安勺湖小学校

                                            长;1969 年 9 月至 1982 年 8 月,淮安河下小学校长;1982
                                            年 8 月离休。










                                              板闸小学工作轶事




                   1948 年底,淮安解放初期,国家很穷,百姓生活很艰苦,教学条件自然也是极其的
              差。当时,我在淮安(现楚州区)板闸小学工作。由于是第二次解放了(1945 年第一次

              解放,1946 年国民党反动派又曾经一度占领淮安),学生家长对小孩入学接受教育都有所
              顾虑(国民党占领淮安后,曾对参加我解放区学校学习的学生及家庭进行过报复),因此,

              我们全校教师不得不挨家挨户的做工作,动员他们把小孩送到学校参加学习。经过耐心而
              艰苦的工作,家长的思想终于做通了,但接踵而至的却是学校不得不面对的困难。由于刚

              刚解放,条件相当的困难,课桌、黑板及书本等都极其的匮乏。但困难没有压倒我们,反
              而激发了我们的斗志,我们全校教师坚持自己动手,拆门板、寻木材,就这样,一张张简

              易的课桌在我们辛勤的双手中诞生了,虽然不够精美,却为孩子们的学习提供了保障。
                   1950 年,淮安发大水。由于刚刚解放,水利设施很不完善,大水给当地群众的生产

              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很多学生不能像以往一样按时上学、放学了。为照顾当地群众的
              生产自救,同时尽可能地减小因灾而给学生学业造成的损失,学校决定临时变更教学时间,

              根据不同受灾地区,将学生分为多个时段分批教学。此外,当时学校还同时承担了当地纺
              织工人的扫盲任务。考虑到工人工作特点,学校决定将扫盲班开设在晚上,即夜校。这样,

              既不影响工人的正常工作,又能够吸引更多的工人加入到学习队伍中来,极大地提高了工
              作的成效。但是,这却对我们全体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要不分昼夜地工作,而待

              遇依旧是定量的口粮。尽管如此,大家却满怀激情地投入工作,并且将工作做得非常的出
              色。现在想起来,都是一种革命的奉献精神在支撑和鼓舞着大家!(周歧口述)




                                                                   196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