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光辉人生》市直第四卷一
P. 10

空转了两三个圈子,在水槽门扔下了两颗炸弹,又无目标的打了几百发子弹,便号丧似
               的拖着尾巴飞回去了。

                   我们立即整队,快速前进,十一时到达何沟。四支队支队长钟伟、政治委员张彦等
               首长,亲自接见了我们,感谢广大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关怀和爱戴,表示不久还要拿下

               涟水城和淮阴城,并热情的留我们吃顿丰盛的午饭。
                   下午两点钟,我们敲着锣、打着鼓,迈着轻松愉快的步伐,唱着“大刀向鬼子们的

               头上砍去”,“谁是乌龟大王八,汪精卫和他的爪牙”和“胜利归”的歌曲回来了。庄头
               上早已站满了大爷大娘们和我校未去劳军的儿童团员。他们跑着、跳着、唱着迎了上来,

               嘴里不住的说:“慰劳队大军回来了,你们辛苦了……。”朱大婶、孙大妈等人竟流下了
               热泪。

                                                    校外儿童识字班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历时八年的浴血抗日战争彻底胜利了,

               我涟西广大人民群众,重见了太阳,重见了光明。8 月 22 日,我主力部队占领了涟水城,
               涟水人民和全国根据地人民一样,千家万户奔走相告,军民相互拥抱,一起跳跃,同声

               歌唱,庄庄锣鼓响,户户放鞭炮,欢呼声响彻云霄。在这到处充满着胜利的喜悦气氛中,
               孙湾人民群众需要让孩子们学习文化的愿望非常迫切,好象需要空气一样。没有校舍怎

               么办?群众集资办学,盖起七间宽敞明亮的教室,没有课桌怎么办?在教室里一行一行
               砌上土墩子,上面担板以土代洋。这时学校的学生数,猛增将近一倍,达到 160 余名。

               入学率占全村学龄儿童的百分之七十。还有百分之三十的儿童未能上学,不是他(她)们
               不想学习文化,也不是他(她)们天生呆笨不能学习文化,而是家庭确实离不了他(她)们。

               哄弟妹,割猪菜,拾烧草,……都是他(她)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情。因此,他(她)们
               对学校只有‘望洋兴叹”。针对这种情况怎么办?我和团干部利用星期天开了讨论会。结

               果大家一致意见: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有了读书的机会而忘掉了校外儿童,我们都是新中
               国未来的主人,我们要按自然村庄组织校外儿童团——办校外儿童识字班。同时决定以

               校内团员骨干做小先生,每天傍晚放学回去教识字,晚饭后教歌曲和上操。接着又研究
               了些具体问题。如没有黑板怎么办?可以借用群众家平光的板门,涂上黑墨代替黑板,

               晚上又不影响群众关门。校长、教师每人每月 60 斤杂粮,一百斤伙草,包括办公费在内。
               没钱买粉笔怎么办?师生一齐动手,用油泥搓成粉笔状,晒干后代替粉笔。没有书怎么

               办?由老师刻印。油墨非常紧张买不到怎么办?用麻油加上锅底灰放在锅里熬成糊状以
               代替油墨……。这样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最后,研究了庄与庄、班与班互相展开




                                                                   6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