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光辉人生》市直第四卷一
P. 50
吴益民,男,汉族,灌南县人,1925 年 5 月生,1945 年
5 月参加革命工作,1945 年 5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 年 5
月至 1949 年 8 月,边区中学读书入党,淮阴等地宣慰团支书兼
副团长,山东淮海联合中学支委,新小学校长;1949 年 8 月至
1953 年 8 月,灌南县文化馆馆长,南岗区文教股股长,团县委副
部长;1953 年 8 月至 1966 年 2 月,江苏省体委竞赛处主任科
员,南京中山东路体育馆馆长,南京体校教导主任; 1966 年 2
月至 1973 年 4 月,灌南体委副主任,教育局副局长,灌云,板
浦等中学副校长;1973 年 4 月至 1985 年 5 月,淮阴市体校副
校长;1985 年 5 月离休,享受厅局级医疗和乘车待遇。
寻找宣慰团
1946 年 9 月,我在北线后勤司令部领导下的宣慰团任支部书记、副团长。国民党整
编第 74 师在整编第 28 师配合下向涟水发动攻击,战役结束后,宣慰团燕入解放军第九
纵队组织淮海联合中学。由于涟水战役失败,部队要向北撤退,但是学校不撤走,我虽
然在学校工作但是组织关系仍在宣慰团,于是向学校请示,校指导员要求我回到宣慰团。
于是,我服从组织的安排,带着一个炊事员、一个去宣慰团看望儿子的老乡和一杆土枪
上路了。在距离沭阳县城 18 里路的时候,我们三个人遇到了我的两个同学,听说我要去
找宣慰团,就劝我:沭阳失守了,路上太危险,你就不要再回宣慰团了吧。在同学的劝
说下,我们一起回到了学校。但是学校指导员
还是坚持他的观点,我心里想,作为一名共产
党员,要坚决服从安排,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
都不能退缩。当天,我再次出发,沿铁路一直
向西,踏上了寻找宣慰团的路。此时,宣慰团
已经到达新安镇(现新沂)。我连续赶了两天两
夜,来到离新安镇 12 里路的王庄,国民党部队
的枪声、炮声隆隆从远处传来,大约离敌人只
有 7 里路。此时,对面走来一个人,定睛一看原来是北线后勤司令部宣传科的小周同志,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