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光辉人生》市直第四卷2
P. 6
周 彤,江苏淮安人,1914 年 10 月出生,1945 年 3 月参加
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 年 7 月至 1947 年 8 月,
淮安县双井乡副乡长; 1948 年 10 月至 1951 年 12 月,淮安县
乡长,民政助理;1952 年 1 月至 1961 年 11 月,淮安县检察院
检察员、秘书、副检察长; 1961 年 12 月至 1965 年 12 月,淮
阴地区检察院副科长, 1966 年 1 月至 1981 年 12 月,淮阴地
区中级法院副庭长、庭长,1982 年 8 月离休,享受副县处级政
治生活待遇。
忆派饭 思传统
1947 年,党中央公布了《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又称平分
土地。许多干部下乡工作。笔者当时在中共河北省定县四区区委,下乡分管一个小区四
个村庄。吃饭实行派饭制。由村干部安排,轮流到农户家吃饭,做什么吃什么。如歌词
“吃的是一锅饭,点的是一灯油”一样。在偏僻的农村,生活糠菜半年粮的水平,吃的
粗粮,菜里没有油水,但饥不择食,吃起来也很香甜。
那时干部是两餐制,经常出现饿肚子的情况。下乡时一天发给两张粮票(粮票顶实
物,不再给钱),每张是旧制 12 两小米。可农民是三顿饭,早饭是正餐。在一户吃三顿
饭,给他两张粮票,另有柴票、菜金。一天的伙食费一包在内,也说得过去。可是也有
例外,在甲村一户吃早、午两顿,就给人家两张粮票,晚上要到乙村开会,这晚饭就没
有粮票了,就饿一顿。当时连工资都没有,更没有什么下乡补贴,即使有钱在农村也没
有饭馆。所以,没晚饭吃,只得紧一下腰带挨过去。偶尔也有幸运之事,到村干部家下
通知,正赶上吃饭。听说还没有吃饭,村干部就给盛一碗菜粥,就这样“混饭吃”。当
时衣食住行都很艰苦,下乡自带行李被褥,衣服一卷当枕头,也没有任何交通工具,都
是步行。
忆派饭、思传统,我感到:增强节俭意识,不忘艰苦奋斗,既可锻炼干部,又可密
切群众关系。这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是永远不能忘记的,“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作者:周彤)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