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3 - 《光辉人生》市直第五卷
P. 133

沭阳县、涟水县、淮阴县一下子招来二百多名学生。厂里将这批学生的大部分送到上海
               华富电机厂、上海模具厂、电镀厂培训半年后,回厂生产。

                   厂里设有压制车间、装配车间、模具修理车间,另外
               还有一个电工安装队,为各单位安装电器设备,生产的产

               品有各种电器开关、灯头、灯座、模具电器塑料制品等。
               后来人员扩大到三百多人,厂房不够用,无法扩大生产,

               经市政府决定,在东郊(现在青龙桥附近)建新厂房,所
               有机器设备、车间人员全部搬到新厂生产。大部分工人家

               住在城内,每天要走十几里路上下班。当时经济困难,没
               有自行车。我也和年轻人一样,每天步行十几里路上下班,

               中午带饭到厂里吃。经市政府批准,我厂还办了一个“地
               方国营淮阴灯泡厂”,生产过几百只“复制灯泡”,因技术不过关,产品质量差,没有

               继续生产。虽然是“昙花一现”,很少有人知道这件事,但在我市历史上留下“灯泡厂”
               的痕迹。

                   由于机器设备落后,都是上海厂的旧设备,工人技术不过关,生产用的原材料是上
               海的等外品,因此所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也不过关,成本高,经济困难,各厂大多如此,

               生产难以维持。1961 年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在工业战线上坚决压缩建设规模,对一些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大量精简职工和城

               市人口。地方国营清江电器材料厂就是被关停的其中一家。厂被撤销后,首先是按照市
                                                                            文件规定下放农村户口的职

                                                                            工回乡。我当时是支部副书
                                                                            记、工会副主席,具体负责下

                                                                            放工作。招工的是我,下放的
                                                                            又是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先

                                                                            后共下放近二百名农村户口
                                                                            的工人。部分城市户口工人,

                                                                            联系到其它厂的,调到其它厂
                                                                            去了。最后余下 84 人并入塑

                                                                            料厂,几个月后塑料厂也被关
                                                                            停了。




                                                                   129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