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8 - 《光辉人生》市直第五卷
P. 218

李兆球,男,汉族,灌南县人,1929 年 9 月出生,1947
                                          年 7 月参加革命工作,1974 年 4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 年 7

                                          月至 1948 年 9 月在涟东县人民医院工作; 1948 年 9 月至 1951
                                          年 8 月在淮海医院医务后勤、涟水县人民医院、高沟公社医院

                                          工作;1951 年 8 月至 1952 年 6 月在淮阴军分区;1952 年 6 月
                                          至 1963 年 9 月任涟水诊所所长、清江市人民医院、涟水医院

                                          副股长、医教股副主任;1963 年 9 月至 1989 年 10 月任淮阴市
                                          防疫站 X 室医师、主管医师。1989 年 10 月离休,享受县处级

                                          政治生活待遇。




                                                   我 的 爷 爷




                   我的爷爷李兆球,一位 81 岁高龄的老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杰出的医务工作者,
               为家乡的放射医学事业呕心沥血,奋斗一身。爷爷在生活上总是勤俭节约,从不浪费。

               这样一位老人经历了旧中国的黑暗年代、经历了抗日战争、经历了解放战争,新中国成
               立后转入地方参加工作,救死扶伤。

                   在旧中国的黑暗年代,生活穷苦,爷爷却总是乐观面对生活,总是为别人想着。在
               那个物质生活极其匮乏的年代,自己往往吃不饱,但爷爷却还总是省下吃的帮助别人。

               同时爷爷积极参加革命工作,与那个黑暗的年代积极抗争。爷爷求学时,遇到了抗日战
               争,他在老师的带领下与同学组成游击队,为全民族的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八年

               抗战,爷爷与他的同学们放弃学业,多次与日本鬼子斗争,每次遇到危险,爷爷总是挺
               身而出,把危险留给自己,在危险与困难面前从不退缩,受到了党组织的多次表扬,游

               击队的工作也得到多次肯定。解放战争中,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爷爷积极配合当地的部
               队进行抗击,为地方的解放事业贡献所能。在一次配合当地部队的转移中,爷爷不顾危

               险,为部队作掩护,险些被敌人抓住。他总是说,能为党,能为国家做贡献是我的责任。
               建国后,爷爷去了部队,当起了一名军医。他在部队,努力学习医学知识,一心要完成

               自己的学业,他发明了很多小东西,解决了部队上很多的医学难题,他设计的营养餐增
               强了士兵的体质,为部队节省了开支,得到了部队领导的多次表扬。爷爷说,咱能为国

               家做点贡献心里就特开心,不要什么回报,只要能让我为国家做事,这比什么都强。正




                                                                   214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