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3 - 《光辉人生》淮安区第二卷
P. 213

韩福森 男,汉族,淮安市楚州区人,1923 年 3 月出生,1943
                                          年 2 月参加革命,1945 年 3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初中文化,历

                                          任季桥区南湾村村长,支部书记,季桥区分区委书记,石塘区委
                                          社会科长,公安股长,淮安县公安局河下派出所长,政保股长,

                                          淮阴地区公安处科员,副科长,淮安县公安局局长,淮安县革委
                                          会“打指部”副主任,淮安县徐州煤矿矿长,淮安县公安局局长。

                                               1983 年离休,享受厅局级医疗乘车待遇。




                                                      难忘的战斗




                     1946 年 9 月,我军主力北撤后,我们在中共淮安县委领导下,坚持敌后游击战斗。

                当时我任季桥区联防队二队指导员,队长是何长清。我们联防队管辖的范围有周庄、南湾、
                季桥、云梯、北淦、晶墩、大徐、仇桥等八九个乡,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队伍。从 1946

                年至 1948 年淮安解放的两年多时间内,我们与国民党军队及还乡团作战近百次,共毙敌
                11 人,伤 20 多人,俘虏 40 多人。最令我难忘的战斗有 2 次。
                                                    惊险的小奤(hǎ)舍突围

                     1948 年春天,敌绥靖部队组织重兵对我方进行围剿,县独立团等主力跳到外线作战,

                季桥区委副书记李鹏奉命带领我等 15 名联防队员在内线牵制敌人。我们机动灵活地与敌
                人周旋,搞得他们晕头转向。一天晚上,我们秘密住宿在大

                徐乡小奤舍的三个农户家中,我、何长清、崔志新、肖成进
                和肖成法五人住在姓王的农户家。不料被还乡团大徐乡乡队

                长徐殿如的小老婆发现连夜告密,敌急调 600 多兵力对我们
                实施包围。天刚拂晓,就将我们分割包围在三个农户家中,

                并组织喊话:“你们已被包围了,只有乖乖地缴械投降,才能留下性命!”,机警的我们从
                门缝往外一看,屋子周围全是国民党军队和还乡团。怎么办?眼下只有一条路,迅速突围。

                但怎样才能成功冲出去?我提出敌人虽然人多,但簇拥在一起,靠我们太近,在手榴弹的
                投掷距离里,只要我们行动快,相互配合好,就能冲出去。我们五人作了分工,一人负责

                开门,三人用枪对门外敌人进行射击,我负责专门投掷手榴弹。我们将 20 多枚手榴弹全






                                                                      209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