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光辉人生》淮安区第二卷
P. 43
施寅高 男,汉族,淮安市楚州区人,1921 年 10 月出生,
1945 年 1 月参加工作,1948 年 12 月在阜宁中学经吴效成介绍
参加共产党候补期六个月到 1949 年 6 月转正。参加过抗日战争
和解放战争,解放后在淮安市中学(今江苏省淮安中学)工作,
后调入淮安师范学校参与淮安师范学校筹建工作,最后因组织
安排又调回淮安市中学直至离休。离休后享受县处级政治生活
待遇。由于工作辛苦,身体情况不是太好,心脏病常发,已住
院多年。他常说,非常感谢政府多年来的关心和帮助,特别是
每逢节日慰问,单位满怀深情的“送温暖办实事”,解决了很多
问题。
1985 年 3 月离休,享受县处级政治生活待遇。
我的一次脱险经历
在过去的战斗岁月里,我最忘记不了的是在一次战斗间隙和一个新入伍的小战士挖战
壕而幸运地躲避了一场险情的事。
事情是这样的。那是 1948 年,我已经是一名老战士了。一次战斗间隙, 一个新入伍
的小战士到连部找我,说是自己第一次挖了个掩体,不知道是否合格,请我检查指导。我
不忍心挫伤小战士的积极性,便放下手头的工作,拿着一把工兵锹,随他一道去看掩体。
就在二人刚刚来到掩体边时,敌人的一发炮弹打了过来,不偏不倚,正落在连部的房子上。
瞬间,连部变成了一片废墟,连部所有官兵,从指导员到通信员全部牺牲。只有我一人幸
免于难。以后我转业地方做教书育人的工作。当初我与同村的四个伙伴一起参军跟着党干
革命。战场上相继牺牲了三个,还有一个失去了一只胳膊和一条腿,只有我是完完整整的
回到家里。“走的时候是五个人,回来只剩下一个半!”也许正是有过这样的经历的缘故吧,
我每想到此,真是百感交集。我一生对功名利禄没有奢求,也从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可以炫
耀的资本,比起那些牺牲了的战友们,自己已经是十分的幸运了。想到现在,我们的幸福
生活真是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当今经济危机的时刻,更应该坚
定不移地跟着党中央走,共同努力走出困境,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作者:施寅高)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