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8 - 《光辉人生》淮安区第三卷
P. 138

管书生 男,汉族,淮安市楚州区人,1926 年 1 月 11 日出

                                            生,1948 年 11 月参加工作,担任马北乡粮管员,同年 12 月由
                                            乡指导员宗金华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 年 3 月转为中

                                            国共产党正式党员,高小文化程度。1941 年 1 月至 1948 年 4
                                            月在家种地,1948 年 4 月至 1957 年 8 月,分别在马北与塘北

                                            两乡任乡长,1957 年 9 月至 1959 年 1 月,在三官人民公社任
                                            农水助理,1959 年 2 月至 1961 年 10 月,任农水助理同时分别

                                            兼任马北大队、三官大队书记,1961 年 11 月至 1962 年 8 月,
                                            任三官人民公社公安特派员,1962 年 9 月至 1963 年 11 月任三

                  官人民公社财粮助理,1963 年 11 月至 1980 年 7 月,任三官人民公社农水助理。
                      1980 年 8 月离休。





                                                        拆桥






                     1941 年一个深秋的夜晚,我游击队接到地下党组织指导员刘义夫同志的命令“拆毁

                马甸镇通往东北一片架设在蔡大沟上的一座大桥”。队长孙殿政立即召集全体战士策划研
                究,制定了全部拆桥的作战方案。

                     这座桥是淮安东乡马甸据点日本鬼子下乡扫荡的必经之路。拆掉这座桥谈何容易?距
                离鬼子的炮楼不到 300 米,炮楼上的探照灯不时的扫射,下面鬼子和伪军的巡逻队定时查

                巡。一有风吹草动,驻扎在围子里的鬼子就会蜂拥而至。拆这座桥的动作越快越好,还不
                能给鬼子留下任何可用的木头,以防敌人重新架桥。

                     深夜十一点十分,队长孙殿政带领我们十几个人全部武装出发。用了大约二十分钟的
                时间,凭借漆黑的夜晚和尚末枯萎树木草丛,悄悄地躲过敌人的探照灯,匍伏来到了桥下。

                这条蔡大沟河是大运河东一条通往六草荡的一条主干河,桥下的河水不停的流淌,发出哗
                哗的声响,像是在给我们倾诉日本侵略者下乡烧杀、抢、虐的滔天罪行。孙殿政队长一声

                “开始”,我们斗志十足,我带十名战友和工具迅速按预定计划来到对岸先拆桥面。桥面
                板五分钟拆完。大梁四根是用粗钉钉牢的,难拆,又容易发出声响,我们就利用杠杆原理,




                                                                      134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