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1 - 《光辉人生》淮阴区第一卷
P. 181

董富庭,男,沭阳汤涧人,1931 年 5 月出生,1947 年
                                            6 月参加工作,1992 年 12 月离休。历任淮阴地委文工团团员、

                                            淮阴专区文工团分队长、淮阴土改工作团团员、淮阴实验小学
                                            辅导员、淮阴县文化馆干事、刘老庄中学保管员。

















                                                我用歌声做刀枪




                     我 1931 年 5 月 21 日出身于一个农民的家庭。7 岁那年

               父亲过世,家中姊妹多又小,只有母亲一个人靠磨豆腐来维持
               生活。我们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帮助这个家,家中没

               有强劳动力,经常受到当地一些地痞的欺负,只能忍气吞声。
               那时我地被日本鬼子占领,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日本鬼子投

               降后,蒋介石又想消灭共产党,独吞胜利果实,挑起了内战。
               战乱不止,家中无法生活。

                     我 16 岁那年,经淮阴地委文工团陈征分队长的介绍,又
               经薛云峰团长审查合格后,我加入了地委文工团。只有小学五年级水平的我,入团后,刻

               苦学习乐理知识,经过半年多的勤学苦练,可以较为熟练识谱和拉胡琴伴奏,不但自己认
               真的练习,还负责队里戏曲的辅导。1948 年 4 月经陈征同志介绍我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

               年团。当时淮阴地委和我们的文工团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受国民党兵清剿的影响,经常转
               移工作地点。每到一处,我们文工团都抓紧时间向老百姓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让老百姓

               了解共产党,拥护共产党,紧跟共产党。记忆深刻的一次转移是从涟水马圩转移到泗阳县
               川城,我工作的淮阴地委文工团属于淮阴地委六分区,驻扎在根据地涟水马圩。有一天,

               六分区领导突然接到上级的命令:国民党反动派要对地委机关进行进攻,机关全体人员立
               即向泗阳川城转移,跳开敌人的包围圈。接到通知后,队员们连夜背着背包、面袋、书籍





                                                                    178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