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7 - 《光辉人生》金湖县第一卷
P. 147
张忠烈,男,汉族,金湖县人,1928 年 4 月出生,1949
年 2 月参加工作,1949 年 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澄武区地
下党党员,武进县徐市乡、安市乡、塘桥乡乡长、指导员,县
人民法庭助审员,扬州专区血防指导部副组长,高邮县农业合
作部组员,宝应县闵桥渔业大队大队长。1960 年 9 月调入金湖
县,曾任县水产公司秘书、运输社负责人、客运社负责人,县
交通局民管所办事员,造船厂副厂长、厂长 、调研员,1988
年 6 月离休。
我们也能造铁船、水泥船了
1978 年金湖县造船厂是维修木船只有 60-70 个木匠的大集体工厂,支书胡正风,厂
长仇龙江,下设生产、财务等科管理工厂。当时已很少有维修业务,工资发不出,处于停
产、半停产状况。
县委派工作组进驻造船厂,经过调查了解,认为必须调整领导班子,因此将我从交通
局调到造船厂任厂长,调谢先宝任支书。经调研我们认为维修木船是不能生存的,其出路
必须造铁船和水泥船,扩大规模增加收入。但造船需要技术人员、图纸、材料、资金等等,
这些从哪里来。当时还是计划经济,大集体工厂没有国家安排计划,要拿到钢材、木材等
很难,怎么办?只有下定决心,逐个去克服困难。1980 年初步造出 40T、60T 水泥船,上
级有关部门经过检验认为产品合格,可以批量生产。当时突出的问题是原材料问题,造一
条 60T、80T、100T 钢质船需要 20-30T 材料,制造 40T、60T 水泥船要钢材 3-5T,400 或
500 标号的水泥,还有木材、黄沙等,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到哪里找?我亲自带采购员
外出找关系,通过上海三厂、邯郸铁矿和北京后勤部等关系,争取到大批钢材水泥等材料。
1980 年后,造船逐步走上正规,产量逐步上规模,每年造钢质船 60T、80T、100T 达到 30-40
条,水泥船 40T、60T 也造了 20 条左右。钢质船出售给淮阴运输公司、金湖航运公司、盱
眙航运公司以及个体户,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周转,县工商银行大力支持,逐步的我们是
上半年贷款,下半年还贷,多余资金存入该行。在设备上,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添置
大量的电焊机,还有剪板机、压板机、平板机、压弯机,还有刨床、630 车床、25 摇摆转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