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6 - 《光辉人生》市直第一卷
P. 206
该厂已发展到 10 万吨/年生产能力的盐化工厂。70 年代初,以乙烯为原料的精细化工产
品在国内十分紧缺,他又支持清江石油化工厂上马蓄热炉,用古老的方法以原油(石油)
裂解生产乙丙烯混合气,再生产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乙二醇、丙二醇等精细化工产品,
以解决当时精细化工产品十分紧缺问题。
当年,由于徐以达老师曾调任光华化学厂厂长,因此建大附中(后改为专科学校)有近
20 位同学分配在光华化学厂工作。随着祖国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有部份人被选送学习
深造,之后大多数人都成长为淮阴市区发展工业的骨干力量。陈必昌校友 1956 年调出,
筹建了淮阴市区第一座 750 千瓦的小电厂。目前该厂已发展成为城区热电结合的 22.2 万
千瓦的电厂。1960 年他又筹建淮阴化工厂,1981 到 1983 年任清江市分管城建的副市长,
1995 年逝世,为市区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笪生同学 1959 年调任清江通用机械厂厂
长,组织试制成功了 ZYB 系列型号的螺杆泵新产品。因此,清江通用机械厂获得了中央农
机部先进企业称号,他本人也获得了部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并参加 1959 年全国劳模群
英大会。1969 年他调到国家投资 3500 万元、年产 5000 台中型拖拉机的清拖厂,为建厂
立下了汗马功劳。1958 年国家投资 16 万元筹建年产 500 吨氯碱的清江电化厂,周哲同学
在该厂一千就是 35 年,直到 1992 年离职,他将一个小厂发展为年产 10 万吨氯碱和 40
多种精细化工产品的全国大型化工厂之一。我本人从 1956 年调出,陆续筹建泗阳油厂、
清江蛋品厂、淮阴铝厂、淮阴硫酸厂、清江橡胶厂等,1975 年,调任清江石油化工厂厂
长,期间向中央燃化工业部争取到与全国引进的 13 套年产 30 万吨合成氨相配套的乙醇胺
项目。国家为此投资了 540 万元,并改造了蓄热炉等设备。此外,还抓住了国家对苏北油
田开发的机遇,在石油(炼油)工业专家张定理校友同志精心指导下,争取市筹资金兴建了
炼油能力 7-15 万吨的炼油厂。这两个关键项目的上马,不仅提升了工业企业在经济中的
位置,更重要的为企业进一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清江石油化工厂(公司)已经
发展到有 20 套石油化工装置,年炼油能力达 180 万吨,并能生产燃料油品、特种油品、
石油化学品三大类 80 余种精细化工产品,销售收入达 43.4 亿元,利税 3.5 亿元,成为
中国石化集团企业。1975 年到 1983 年,我又先后在清江市计委、工交办、经委、生产调
度办工作,后任分管工业副市长。这期间,市区工业企业从 1975 年的 184 个工厂,总产
值 6.2 亿元发展到 1982 年的 220 个工厂,总产值 14.4 亿元。
华中建设大学在市区工作的有共十多位校友,除了在工业战线工作的,还有在财贸、
文化、教育、医药卫生、交通运输、综合等部门工作,如建大一期的薛立人、夏晓波校友
分别在卫生和交通运输工作,二期的王星校友,先在制刷、轴承、冶金、橡胶企业工作,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