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光辉人生》市直第一卷
P. 41

社会和谐。其他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心区,也有类似情况。就以我于1941年秋至1944
              年底,在涟东一区区委工作来说,这个区距日寇占领的涟水城,最远的朱陈码、彭滩也只

              有五十多里,没有发生拦路短劫、入户抢劫现象,基本上做到夜不闭户。当时之所以实现
              社会和谐,主要是

              因为我们区委根据
              中央指示抓好八个

              方面工作。
                   一  是  狠  抓  时  事

              政治教育,开展群
              众性的对敌斗争。

              区委定期召开党员
              干部会和群众会,

              宣讲日寇侵略战争
              给我国人民带来的
                                                   1981 年 10 月由码头步行去金湖参加文教会议
              灾难,宣传八路军、
              新四军英勇杀敌的光辉事迹,揭露英美政府搞东方慕尼赫劝国民党对日妥协的阴谋,批判

              汪精卫叛国投敌当汉奸和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罪行。讲明“国破家何在”、“覆
              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宣传抗日救国,人人有责,号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枪

              出枪。在此基础上,成立各种群众救国团体。1942年春在地臧庵先后召开各种代表大会,
              成立了区农救会、区工救会、区妇救会、区青救会、区儿童团。45岁以下的青壮年分别参

              加抗日自卫队和基干民兵,白天放哨,晚间巡逻。动员富户把自卫枪借出来给民兵使用,
              或则集资购枪。1942年秋冬按照反扫荡的要求,开展破路、打狗、拆瓦屋三大运动。破路

              挖交通沟是为了便于部队、民兵作战和群众跑反;打狗是为了部队、民兵夜间转移,避免
              暴露让敌人知道;拆瓦屋是为了不让日伪军盖碉堡建据点。此外,还普遍发动群众订立战

              时公约,包括不给敌人带路、不泄露我方军事活动情况、空室清野不给敌人一粒粮食等内
              容。1943年3月,日寇分九路,由北向南进行拉网式扫荡。我们区干部带领民兵,活动于

              敌人分路扫荡空隙之间,坚持原地斗争,县总队长胡济奎带领一个排在皂角村与日寇遭遇,
              被动作战后转移到一个绝头的交通沟,被敌人包围,有二十四名战士牺牲。当地老流氓戴

              大麻子,藉机扒窃烈士衣服,被以违背战时公约论罪,处以极刑。扫荡结束后,伪军在大
              东镇建据点,我们以瓦滩乡的陈大华、尚保国带领的基干民兵为骨干,围困据点,开展反





                                                                     37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