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光辉人生》市直第一卷
P. 44
婚》、淮剧《照减不误》、《渔滨河边》等节
目。在区农救成立大会上,我与县委组织部长
洪肖明、区组织委员许荣合演《放下你的鞭子》
活报剧。1944年,各村又开展秧歌舞活动,大
大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
七是开展统战工作。区委区政府推荐比较
进步的在区内影响大的士绅周少华、张绍权、
陈泽民、厉竹轩、张惠民五人任县参议员。不
抗战 60 周年与夫人合影 定期地召开开明地主士绅会议,由区委书记向
他们通报国内外形势及当前任务。各乡的武装动员委员会,亦有开明地主富农参加,有的
被安排当武委会副主任。他们带头把自家的自卫枪献出来或借给民兵使用。有的带头捐钱
买枪卫国保乡。开明地主兼工商业主张洪贵,有两顷多地,兼营油坊、织布厂以及贩运粮
食油料到益林,生活富裕,他受在1939年就参加地下党活动的妹妹张鸿志的影响,政治进
步。新四军军部和三师许多同志过往我区,常来他家食宿。盐阜区党委书记刘冰夫人洛林,
长时间住在他家休养,因而被人们称之为抗日大饭店。
八是加强党的建设。突出的是发扬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当时区委、区
署没有固定住地机关,而是根据敌情变化不断转移到一些村庄的农户办公、食宿。我们区
委委员分工到各乡,在农民家代饭住宿。我先后在分管的七个乡找过十八户作为食宿点。
每个人每月领50斤公粮、90斤公草,交给带饭户,因为每月只发抗票一元,也不付给菜金。
我的衣、被均是从自家带的。到了1945年才发一套土布做的衣服。当时《照减不误》淮剧
中的地主张百万的唱词:“做一个干部真排场,腰上挂的是小手枪,头上戴的庄汉帽,身
上穿的是疙瘩呢军装,每月发上斤把猪肉
钱,大吃大喝用不光”。这虽是讽刺,也是
对我们当时艰苦朴素的生动写照。乡指导员
(总支书记)、乡长、民兵中队长、乡农会会
长四大巨头,算半脱产干部,每月发给30斤
公粮。其他乡干部及村干部,干工作是义务
性质,不给任何报酬。因开会或工作影响自
家生产,也不发给误工补贴。当时区乡干部
是十分廉洁的,仅有谢庄乡乡长彭守竹因
与省关工委主任储江等合影 左一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