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8 - 《光辉人生》市直第三卷
P. 168

朱桂洲,女,汉族,灌云县人,1933 年 9 月出生,1949

                                          年 6 月参加革命队工作,1949 年 6 月至 1951 年 5 月,涟水县
                                          政府艺人训练班学员,灌云县大众剧团演员;1951年5月至1994

                                          年 11 月,省淮海剧团演员,1994 年 11 月离休,享受县处级政
                                          治生活待遇。















                                                    我与淮海戏




                   我出生于淮海戏世家,一辈子从事淮海戏事业。1994 年我在江苏省淮海剧团离休,享
              受国家离休干部待遇。

                   淮海戏是在党的领导下发展壮大起来的。
                   淮海戏,原是海、赣、沭、灌一带的民间

              小戏,反映当地风俗民情,群众十分热爱它。
              统治阶级贬之为“下九流”。但淮海戏如同一株

              鲜花,深深扎根于群众的沃土之中,所以不断
              成长起来。它开始是简单的打门头词,即两位

              艺人,一个打柬板,一个弹三弦。在老百姓家
              门前卖唱乞讨,后来发展到“下场子”或“地
                                                                          朱桂洲演出剧照(中)
              塌子”阶段。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淮海专区的
              中心地带灌云与沭阳的交界处,小戏艺人在党的领导下成立“艺人救国会”。用群众喜闻

              乐见的小戏形式宣传抗日,很快形成高潮,几乎每个乡都有一个小戏班。艺人们用淮海戏
              编唱革命戏剧歌曲,如《解放区好》、《跟共产党走》、《三星落》、《送子参军》、《周法乾杀

              妻》等等,紧密配合抗战斗争形势。1954 年,华东地区要求淮海小戏参加观摩演出,把
              淮海小戏改名为淮海戏。这次演出,淮海戏获一等奖,受到中央领导的表扬,从此淮海戏




                                                                   163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