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6 - 《光辉人生》市直第三卷
P. 186

丁炼青,男,汉族,江苏淮安人,1932 年 4 月出生,1949
                                        年 5 月参加革命工作,1985 年 1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 年 5

                                        月至 1951 年 7 月,苏中一分队文艺工作团文教处放映员;1951
                                        年 7 月至 1954 年 1 月,苏北泗阳电影大队队长,淮阴电影公司发

                                        行组长;1954 年 1 月至 1969 年 11 月,省文化干校电影师资班
                                        学员,艺校电影训练班教师、副主任;1969 年 11 月至 1981 年 1

                                        月,泗洪电影管理站发行组长;1981 年 1 月至 1993 年 5 月,淮
                                        阴电影公司办事员,1993 年 5 月离休,享受副县处级政治生活

                                        待遇。




                                       一名普通电影工作者的经历




                   1950 年 7 月至 11 月,我被派到在南京举办的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电影局电影训练班,

              学习电影放映技术。来自全国各地的 1800 余名学员参加了训练班。毕业后分配到苏北行
              署文教处电影教育工作队任队长兼电影放映员。

                   为了迅速扩大电影放映队伍,1958 年 8 至 10 月,我被派到省文化干校电影放映师资
              训练班深造,回来后,在淮阴艺校电影训练班任教员。

                   1959 年 6 至 9 月,又一次至省文化干校放映师资轮训班进行提高。
                   经过学习和深造,使我对电影放映技术从一窍不通到逐步熟悉、精通,为从事电影放

              映宣传活动,为培养更多的电影放映人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完成电影放映任务,我们刻苦钻研技术,不断总结经验,逐步达到运用所

              学理论去创造性的解决各种技术难题。记得是 1952 年年初,一次在东台县放电影,刚开
              始放映不久,就出现没有声音的现象,很快就检查出是激励灯泡坏了,备件又用完了,怎

              么办?看着观众那种渴望的眼神,我急中生智,就想用手电筒是否可以临时代用呢,一试
              还真行,就这样,我们一人放映,一人打手电,坚持把一场电影放完,虽然我们人很累,

              但看着观众谈笑风生、议论影片内容满意而去时的情形,我们全身上下都觉得一下子轻松
              了许多。

                   由于我们基本上都是在农村放映,从一地到另一地的运输工具就是人力平板车,我们
              电影队自己拉车,所以是很艰辛的。记得 1952 年 11 月是“中苏友好月”,我带一个队到




                                                                   181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