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光辉人生》市直第四卷一
P. 75
组织安排到江苏师范学院附属工农速成中学学习,在三年时间内学习了初中、高中课程,
并于 1955 年 7 月参加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被分配至中央
人民公安学院(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西安分院任教。1960 年春,被抽调至陕西省委党
校参加党史编撰。1961 年 2 月,经组织安排至“雄鸡一鸣三醒”的陕、川、鄂三省交界
处平利县农村劳动锻炼。一年后,回到西安,接到组织介绍信,到福建省公安厅报到。
于是,从西北直下东南福建海岸,我安心工作,服从组织,不论是从事教学工作,还是
到偏远的农村搞“社教”,再到出入境管理,都是随叫随到。干
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兢兢业业,认真负责。
1977 年,因妻子生病,为照顾子女,申请调回家乡工作。
5 月,经组织批准,到淮阴地区公安局报到,虽然没有职务,
但毫无怨言。直至离休,一直在市公安局信访部门工作,接待
来访、翻阅资料,查对信息,每天工作到深夜,为平反冤假错
案作出了贡献。几十年来,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
“东西南北随党调,七十二行乐陶陶”。
从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到丰衣足食,始终保持廉洁、节俭
的生活工作作风,每个岗位都认认真真,不挑不拣。从银行出
纳到学院教员,从专案组成员到出入境管理,始终保持勤俭节
约、廉洁奉公的高尚品格。工作中,几十年如一日,未从国家、
单位谋过一丝一毫的私利,未把工作调动、岗位转换作为自己谋私的筹码,曾因生活困
难而借债度日,却从未以权谋私,更没有向组织和服务对象伸手。生活上,从不与人攀
比,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直到离休,老伴和五个子女虽享受党和政府落实知识分子
政策待遇,由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却无一安排工作,至今一直在自谋生计。我对生
活从不苛求,乐观豁达,自觉问心无愧,从不怨天尤人,无一丝一毫对党和政府不满。
对上不捧不拍,对下不欺不压,对朋友以诚相待,忠厚诚实,才能赢得同志和友人的信
任支持。(作者:孙庆祝)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