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光辉人生》市直第一卷
P. 52

产盐 500 余万担,销盐 600 余万担,不仅保证了盐场的军需民食,更为支援解放战争提供
              了大量物力财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几年,我先后担任中共灌东区委副书记、中共新滩区委书记,与广大干部和盐工一
              起度过了“一手拿枪、一手拿锹”的风雨岁月,经受了血与火的锻炼和考验。特别对党的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学习,使我为工人阶级翻身解放奋斗终身的人生观更加坚定,学习
              和实践了我党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为我日后做党的工作和群众工作打
              下了良好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淮北盐场获得了
              新生,成为中央轻工业部部属(副厅

              级)全民所有制大型国有企业。数万
              盐工也获得了新生,由受欺压、一盘

              散沙的个体劳工成为有组织的、翻身
              当家作主的国营企业工人。为更好地

              组织和教育工人,淮北盐场从 1949
              年底开始在各基层单位建立工会组

              织。1950 年 3 月,淮北盐场总工会成                               与盐场老领导合影(后排左二)
              立。在全场职工代表大会上,我当选为淮北盐场首届总工会主席。总工会成立后,在发动

              工人参加企业管理、开展劳动竞赛、选拔工人干部方面积极开展工作。1950 年,盐场开
              始推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行政部门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其核心是明确工会和企业行政

              部门的责任和义务,明确工人当家作主的权利,鼓励工人参与企业管理,促进生产和改善
              职工生活。工会积极动员和带动广大盐工开展“爱国增产”的劳动竞赛活动,大大提高了

              盐工的生产热情,也大幅提高了盐场企业的经济效益,一批劳动模范在劳动竞赛中脱颕而
              出。

                   总工会重视培养优秀工人,用以工代干的办法为基层充实了干部队伍。这些人既有好
              的政治条件,又懂生产,与群众有血肉联系,从而不但改变了干部队伍结构,而且使我党

              在盐场扎根发芽。抗美援朝中,总工会发起捐献“淮北盐场号”战斗机活动,得到广大工
              人群众积极响应,提前完成捐献任务。总工会的这些工作使广大盐工翻身作主的积极性和

              工作热情得到空前提高,在广大盐工的共同努力下,盐场面貌在 1949 年到 1952 年 3 年过







                                                                     48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