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光辉人生》淮安区第一卷
P. 11

枪支弹药。组织上就派了三四个人掩护我。他们装着推车的、挑担的,一到城门口,敌人

                刚要搜查我时,掩护我的人就“打起架来”,使我趁乱进了城。那时享受供给制待遇,有
                统一的灰色军装(有时也发过黄色的,大概是战利品吧)、发毛巾、牙刷、牙膏、黄叶费(买

                旱烟叶子钱)等。当时,国民党军队经常对我们围剿、扫荡。我们有时为了突击敌人,有
                时为了躲避敌人,常常夜里行军,有时一夜要转移三四个地方。情况虽然十分紧张,战斗

                生活也异常艰苦,而我才有 15 岁,但从未叫过一声苦,也从未掉过队。
                       1948 年农历 7 月 20 日,国民党驻淮阴的正规军 55 师一部,从淮阴沿城南直奔盐河

                乡西边的王家大桥高坝扫荡。盐北区的区队和武工队组织了一次狙击,打死打伤敌人二十
                多人,俘虏十多人(后经教育,发给路费、路条,遣散回家),国民党的营长被击毙,敌人

                在慌忙逃走时,连营长的尸体也未来得及运走,而就地草草掩埋。这场战斗的重大胜利,
                受到五分区的通令嘉奖,并在《盐阜大众》报上通报表彰,对干部战士,对盐北区人民鼓

                舞极大。从 1945 年我参加儿童团,到 1948 年亲自参加高坝战斗,尽管我还是十五六岁的
                少年,但在战斗生活中我却悟出了这样的道理:第一,当时的盐北区周围都驻有敌军,淮

                安城里,南边宝应、西南黎城(今金湖县政府所在地)、西边高良涧(今洪泽县政府所在地)、
                北边淮阴,都驻有国民党部队,盐北区的地方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为什么敌人数不清的

                扫荡,扫不垮我们?为什么我们突袭敌人每每取得胜利?重要的一条是人民支持我们!第
                二,我那么小就参加革命战斗,为什么不怕苦,也不怕死?原因是“逼上梁山”,阶级仇

                恨心十分浓烈。第三,我才参加区队,人没枪高,领导和战友们后来从战利品中给我调换
                了一支较短的枪——“小马拐子”。夜里行军,遇到要涉过水较深的河,都是岁数大的干

                部或战友背我过去的。例如比我大六、七岁的孙青。这叫做战斗情谊深似海。
                       解放后,党和政府大兴水利,黄码乡的灌排条件大大改善,1962 年起搞“旱改水”,

                我的老家才种上了水稻,一熟变两熟,粮食产量直线上升。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来,改革开放的政策加快了农民的致富和农村面貌的巨大改变。我的老家——邱庄,如今

                是水泥路通到村、组、户;180 多户人家,有 170 多幢楼房;电灯、电话、电视、手机、
                摩托车、小轻骑已经普及;全村有多家小工厂、小商店,还有 6 部轿车,两辆运输卡车,

                一台大型收割机。建国 60 年来,不论从大处看全国,从小处看邱庄,还有我个人的成长
                和离休后享受这么高的政治、经济待遇,面对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由衷地感谢共产党、

                毛主席;也由衷地感到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作者:周歧波)






                                                                      7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