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7 - 《光辉人生》市直第一卷
P. 147
舒畅极了。打拳时要求思想集中,不得开小差。一套拳打下来,好像读了一部优美的长篇
小说,心灵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另外,我是一名教师,总是教学生的,而这一次却当了
一回学生。按能者为师的规则,拳友中每人都是我的老师。这些老师在教我时都能做到热
情细致、认真负责、不厌其烦。联想起自己有时对差生有厌烦情绪的行为时,不禁有些汗
颜。
我是教师,很少离开校门,社交圈子很窄。这次学打太极拳,拳友总共一百多人,
其中有工人、农民、医生、机关干部、家庭妇女等,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五湖四海。年龄
大的已近八十岁,个别年轻的在三十岁左右。在这个小群体中,有许多好人好事让你体会
到当今社会的和谐。组织者余韬已七十高龄,他天天携带录放机、接电源、搬小方桌。好
几个年长的大哥大姐都会主动协助余师傅做好一些辅助的准备工作。刘文举、周素碧等师
傅拳术较高、造诣较深,就主动地担负起教授拳术的义务。教拳的过程中能认真负责、诲
人不倦。朱根福师傅还主动捡地上的垃圾,还想方设法妥善安置大家携带的物品。我从他
们的身上学到了许多优秀品质。除了 24 式、42 式、48 式以外,他们还要打太极刀、太极
剑、太极扇,并热情地邀请我参加后几项运动,我表示以后会参加的。(作者:沈光祖)
南行感怀
1949年2月,就学于华中新专。4月上旬,奉命南进,移驻泰州;是月中旬,调至苏南
军区后勤部;21日夜,向江边进发,翌晨至黄桥,午后抵八圩,顽敌早溃,大军已渡,人
多船少,须拼命轮番以渡。23日五鼓,始涉水登舟,越天堑而达江阴,旋至无锡,工作于
报社,操笔墨生涯,间有文章见报。1952年底,离锡赴宁,调至出版社。1957年遭错划之
灾。浩劫余生,三十年后复沿昔日路线过江至锡赴校友之会,沿途心潮澎湃,浮想联翩,
吟得七律一首,以资留恋。
独上长车辞古楚,依稀认得旧征途;
江河滚滚惊人老,风雨潇潇叹世殊。
铁马金戈成梦幻,文章翰墨半模糊;
何处滩头曾涉水,神驰范蠡眺姑苏。
注:深夜渡江,码头不敷,机板船无法靠岸,遂涉水登舟。
145